數據名稱:全國各地區-能源51個相關指標
數據年份:2000-2021年
數據樣本:全國31個省份*22年=682條
數據來源:國家統計局
數據整理:馬克數據網,內含原始數據、線性插值、ARIMA填補版本
二、參考文獻[1]邵帥,張可,豆建民.經濟集聚的節能減排效應:理論與中國經驗[J].管理世界,2019,35(01):36-60+226.
[2]杜龍政,趙云輝,陶克濤,林偉芬.環境規制、治理轉型對綠色競爭力提升的復合效應——基于中國工業的經驗證據[J].經濟研究,2019,54(10):106-120.
[3]何興邦.環境規制與中國經濟增長質量——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[J].當代經濟科學,2018,40(02):1-10+124.
三、數據指標行政區劃代碼 |
地區 |
長江經濟帶 |
經度 |
緯度 |
年份 |
國有經濟能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(億元) |
國有經濟煤炭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(億元) |
國有經濟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固定資產投資(億元) |
國有經濟電力、蒸汽、熱水生產和供應業固定資產投資(億元) |
國有經濟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固定資產投資(億元) |
國有經濟煤氣生產和供應業固定資產投資(億元) |
能源工業投資(億元) |
煤炭采選業投資(億元) |
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投資(億元) |
電力、蒸汽、熱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(億元) |
石油加工及煉焦業投資(億元) |
煤氣生產和供應業投資(億元) |
焦炭生產量(萬噸) |
原油生產量(萬噸) |
汽油生產量(萬噸) |
煤油生產量(萬噸) |
柴油生產量(萬噸) |
燃料油生產量(萬噸) |
天然氣生產量(億立方米) |
發電量(億千瓦小時) |
水力發電量(億千瓦小時) |
火力發電量(億千瓦小時) |
城市天然氣供氣總量(億立方米) |
城市天然氣用氣人口(萬人) |
城市人工煤氣供氣總量(億立方米) |
城市人工煤氣用氣人口(萬人) |
城市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(萬噸) |
城市液化石油氣用氣人口(萬人) |
蒸汽供熱能力(噸/小時) |
熱水供熱能力(兆瓦) |
煤炭消費量(萬噸) |
焦炭消費量(萬噸) |
原油消費量(萬噸) |
汽油消費量(萬噸) |
煤油消費量(萬噸) |
柴油消費量(萬噸) |
燃料油消費量(萬噸) |
天然氣消費量(億立方米) |
電力消費量(億千瓦小時) |
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(等價值)(噸標準煤/萬元) |
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(等價值)_同比增長(%) |
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(規模以上當量值)(噸標準煤/萬元) |
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(規模以上當量值)_同比增長(%) |
單位地區生產總值電耗(等價值)(千瓦小時/萬元) |
單位地區生產總值電耗(等價值)_同比增長(%) |